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体艺课程,推进体艺课程改革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,丰富大课间活动形式,提高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质量。坚决杜绝平时、期末考试期间其他学科挤占体艺课,不正常开展体艺活动的现象。不断提高学科专用教室使用率,全面推行体育家庭作业与艺术家庭作业。持续推进学校体艺课程改革建设,继续开发开设体艺类校本课程,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,体现学校特色和文化传统。拟开展2022年体育校本课程评选,形成物化成果。
二是强化体艺特色建设,优化学校体育艺术项目布局。继续落实海洋美术教育双月报告和反馈制度,制定2022年海洋美育实践成果与理论研究成果目录,实施2022年嵊泗县中小学海洋美术预期成果任务书,进一步突显学科项目化学习与美育元素,运用项目化学习方式推进美术课堂教学改革,以海洋美育实践主题为载体,至少开发形成一至两个教师项目手册与学生手册。继续落实以“课程、训练、竞赛”为一体的体艺优势、推广项目培育工作机制,重点强化初中学段优势、推广项目的衔接,形成各学段优势、推广项目均衡发展的局面。加强体育艺术项目统筹布局,推进学校以部分重点项目为主,若干推进项目为辅的学校体育艺术项目布局,体育重点项目包括足球、篮球、田径、游泳、乒乓球、羽毛球,艺术重点项目包括器乐、合唱、舞蹈、戏剧(含戏曲、朗诵)及书画(含篆刻、设计)。深入推进“小乐器进课堂”、“班班有歌声”,针对区域足球运动薄弱的现状,充分利用体教结合协同育人模式,推动校园足球运动,力争创建成1所市级足球特色学校。在此基础上,开展校园体育美育“一校多品”创建活动,以创促建,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运动和艺术项目类型,努力形成体育艺术“一校多品”,有力保障学生综合素质提升。
三是深化体艺“2+1”项目,丰富体艺科技活动。搭建各层级活动平台,积极开展融入县域特色的中小学生“三节一赛”活动。做好省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和中小学生艺术节、科技节的各项组织参赛工作。继续实施体艺“2+1”项目,整合体育推广项目和体艺“2+1”项目,强化过程管理和评价,努力做到人人有体艺项目,班班有体艺活动,校校有体艺特色。继续推进“戏曲进校园”“非遗进校园”项目建设,深入开展“传统体育和文化基因校园解码”活动。充分依托嵊泗渔文化资源与教师优势资源,传承中华优秀文化,开拓“双减”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艺科技课程建设和社团活动。开展“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”活动,拟举行2022年全县中小学编程和实验赛事。
四是落实评价机制,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。加强学校体艺教育评估。贯彻落实《嵊泗县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办法》,继续开展学校体艺教育评估工作,将体育、艺术质量指标纳入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,同时纳入嵊泗县中小学办学水平考核。推进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。以我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为标准,形成基于课程标准的体育学科分项评价和美育过程性评价。加强学生体艺、科技素养监测管理。启动新一轮学生体质健康提质工程,重点加强小学速度类60米能力和初高中力量类引体向上能力的提升,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。认真组织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测试、补测试和抽测工作,建立未测试学生备案制度,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公告、分析评估、抽查等制度,规范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上报流程,确保每个学生的达标成绩客观、真实、有效。有效组织学生艺术和科技信息素养监测,扩大艺术素养抽测面,中小学生艺术和科技信息素养监测实现全覆盖。
五是加强体艺竞训管理,提高体艺竞赛水平。落实《嵊泗县中小学体艺科技竞赛与管理实施意见》,加强体艺梯队和体育后备库建设,加强县级体育专业社团建设,试点推行东部学校体艺社团联盟建设,用好第三方合作模式,落实体艺科技竞赛责任制,重视和强化体艺科技赛前指导,切实提高训练水平和训练实效。(嵊泗县教育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