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开设跨学科教育环保融合课程。着重在中小学科学和道德与法治、语文、音乐、美术等学科中注重讲授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,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,开辟“保护地球水资源”“舟山海洋及渔业保护”“垃圾分类”等单元学习板块,借助学习强国、bilibili共青团发布、之江汇教育广场、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渠道,以观看动漫、科普短视频、手绘漫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环保知识,培育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意识。
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。鼓励指导各中小学校,采用户外、活动等形式,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,组织中小学校充分利用“植树节”“节能宣传周”等时间节点,通过主题班队会、主题报告会、演讲会等形式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,不断丰富活动内容、形式和载体。如组织学生参与定海区教育系统“一缕墨香 微光亦亮”图书捐赠活动,为宣汉山区藏书相对较少的学校捐赠爱心图书7000余册。
三是利用校外资源积极拓展育人路径。凭借定海区自然条件优势,利用“定海区金塘仙人山森林公园”自然生态基地、舟山海洋科技馆、“绿色学校”、工厂企业等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基地资源,开展基地建设、课程开发,通过实践体验、研学旅行等方式,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校外、课外实践性生态环境教育。(定海区教育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