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岱山县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抓手,坚持问题导向,深化改革创新,切实扛起共富赶考路上的教育使命和担当,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。
一是内外并举,壮大优质教育资源。坚持“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”的思路,在全市率先实现教室交互式多媒体、校园无线网络、校园安防监控、中小学录播教室四个“全覆盖”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拥有高品质同步课堂教室,所有初中学校均拥有“人机对话实验室”,县域网络研修平台全面贯通。主动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,与上海奉贤区教育局签定战略合作协议,目前已建立6对区域结对学校。实施合作办学,开办上海世外教育附属高亭初级中学、峰景湾幼儿园、柏基幼儿园,积极借力市外的校长、教师、课程等优质资源及办学理念,立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,开展高质量的学校管理、课程改革、校本研修、队伍建设和现代化学校建设,进一步满足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。
二是分类帮扶,坚守教育公平底线。全县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全部实行按学区就近上学,高亭城区按户籍、房产划分学区,并全面实现“零择班”,有力推进教育公平。全县所有随迁子女同等享受公办教育资源,并根据该县流动人口居住证量化积分管理办法,每年安排约50名随迁子女一年级新生入读城区小学。2021年,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3251人,全部入读公办学校,占比36.83%。成立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,开设卫星班,配备3名专职教师,开展融合教育。目前,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持证残疾儿童41名,入学率100%;11所学校建有资源教室,实现乡镇全覆盖。
三是激发活力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。健全教师县域流通机制,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,重点推动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到离岛学校交流任教,近五年有65名城镇教师交流到农村或外岛。组织本岛初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定期到离岛学校大衢中学送教(平均每年50余人次)。完善教师分层培养体系,打造“蓬莱研修季”等深度学习交流的县域研修品牌,实施教师定向委托培养,加大对高校优秀毕业生、紧缺教育人才招引力度,近五年共委托浙师大等高校定向培养教师75名。
四是德才兼顾,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。积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,并将之纳入思想政治课、团课、少先队课。实施“特色亮校”工程,以提高农村教育综合实力为目的,充分利用办学优势和地方资源,推出瓦艺、渔民画等特色校本课程,逐步实现全县“一校一品”全覆盖。目前,全县共有国家级特色(示范)学校4所、省级特色学校13所。积极实施“学为中心”课堂教学改革,围绕“学教方式变革”主题,开展“学为中心•深度学习”教改推进工作,2所学校的课程改革规划被省教育厅评为“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行学校典型经验”,创成3个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。着力推进评价制度改革。健全素质教育长效机制,积极推进小学低段模块游考、校园币等评价制度,改进初中学生综合性素质测评办法。(岱山县教育局)